下面是该系统调用函数的原型:
#include
int setsockopt( int socket, int level, int option_name,
const void *option_value, size_t option_len);
第一个参数socket是套接字描述符。第二个参数level是被设置的选项的级别,如果想要在套接字级别上设置选项,就必须把level设置为 SOL_SOCKET。option_name指定准备设置的选项,option_name可以有哪些取值,这取决于level,以linux 2.6内核为例(在不同的平台上,这种关系可能会有不同),在套接字级别上(SOL_SOCKET),option_name可以有以下取值:
SO_DEBUG,打开或关闭调试信息。
当option_value不等于0时,打开调试信息,否则,关闭调试信息。它实际所做的工作是在sock->sk->sk_flag中置SOCK_DBG(第10)位,或清SOCK_DBG位。
SO_REUSEADDR,打开或关闭地址复用功能。
当option_value不等于0时,打开,否则,关闭。它实际所做的工作是置sock->sk->sk_reuse为1或0。
SO_DONTROUTE,打开或关闭路由查找功能。
当option_value不等于0时,打开,否则,关闭。它实际所做的工作是在sock->sk->sk_flag中置或清SOCK_LOCALROUTE位。
SO_BROADCAST,允许或禁止发送广播数据。
当option_value不等于0时,允许,否则,禁止。它实际所做的工作是在sock->sk->sk_flag中置或清SOCK_BROADCAST位。
SO_SNDBUF,设置发送缓冲区的大小。
发送缓冲区的大小是有上下限的,其上限为256 * (sizeof(struct sk_buff) + 256),下限为2048字节。该操作将sock->sk->sk_sndbuf设置为val * 2,之所以要乘以2,是防止大数据量的发送,突然导致缓冲区溢出。最后,该操作完成后,因为对发送缓冲的大小作了改变,要检查sleep队列,如果有进程 正在等待写,将它们唤醒。
SO_RCVBUF,设置接收缓冲区的大小。
接收缓冲区大小的上下限分别是:256 * (sizeof(struct sk_buff) + 256)和256字节。该操作将sock->sk->sk_rcvbuf设置为val * 2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